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四川学术成果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
工 作 简 报
2016年第3期 2016年9月
本期导读
◆中心新闻
☆中心主持召开研究人员学术交流会
☆中心研究人员赴北京学习
☆中心项目负责人课题研讨交流会
◆中心成果要报
☆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中心学人
☆中心研究人员郑邦坤
☆中心研究人员乔强
☆中心研究人员刘文君
◆中心新闻
中心主持召开研究人员学术交流会
7月10日,中心主持召开研究人员学术交流会。吕先竞主任主持会议。参会人员有中心副主任彭国莉副教授、李明伍副研究员,还有中心的研究人员郑邦坤研究员、乔强副研究员等。
会议就2016年课题申报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就中心在今年的主要研究目标和主要需要完成的系列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2015年中心基本完成了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和规划成果的档案收集、整理工作,2016年中心将主要围绕中文图书引文数据库的数据录入开展工作。目前,中心已经和全省20余所高校图书馆建立了联系关系,各个图书馆将对本馆的特色数据库进行加工处理,并统一录入中心的数据源。
中心研究人员纷纷对目前各自正在进行的工作简要汇报。中心研究人员刘文君在数据库建设中遇到一些技术性问题,大家纷纷献言献策,积极帮助其解决难题。
中心研究人员赴北京学习
7月13-7月16日,中心研究人员赴中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图书馆学习科技研究专报的撰写。
随着国家对于智库建设的重视,科技研究专报越来越凸显其重要地位。现有大量科技研究成果都是以科技研究专报的形式第一时间向主管部门进行提交,以便于研究成果在最快时间内送达。但科技研究专报究竟应该如何撰写,包括哪几个主要部分?许多科研工作者并不清楚,由此导致虽然研究成果十分重要,但呈现的形式却远远跟不上其步伐。
中心在经过近两年的科学研究积累,已有大量的科研成果逐渐呈现,但中心研究人员对于撰写研究专报并不擅长。在此背景下,中心主任吕先竞教授在此次学习争取到不限额的名额,即中心研究人员只要愿意去学习,中心经费统统支持,希望中心研究人员可以迅速学习到如何撰写科技成果专报。
中心项目负责人课题研讨交流会
8月28日,中心利用开学前的一周时间,召集中心项目负责人在中心资料室图书馆4-8进行一次研讨会。
中心项目负责人纷纷就各自项目的进行情况进行汇报说明。在汇报中,项目负责人就目前正在进行的中文图书引文数据库的书目录入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数据录入中,大家纷纷遇到一些技术和程序上的问题,例如刚刚建成的数据录入界面不够稳定,在数据录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数据录入的规则没有统一标准,所以数据格式存在一些差异,如何统一。
交流会专门请来了负责数据的广州联图公司李进荣经理、中心技术人员刘文君、程路,技术人员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会后,大家纷纷表示,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十分及时,为大家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清晰的线索和思路。
◆中心成果要报
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
建立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制度,对促进政府信息有效公开,实现政府与社会有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美国、加拿大、欧盟、联合国等国家与地区已建立了完善的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制度。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后,中央及地方政府纷纷加快了建立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制度的进程。建立四川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制度,有利于利用四川公共图书馆及公立高校图书馆的力量,完善四川政府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四川政府信息有效公开,实现四川政府与社会有效治理。
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制度是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与地区普遍推行的制度,其目的是推动公众从政府获取信息,确保公众知情权,进而实现政府与社会的有效治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后,中央及部分地方政府,在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开始了建立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制度的实践。四川省目前有1个省级、21个市(州)级、183个县(市、区)级公共图书馆,全省21个市(州)均有公立高校图书馆分布。通过完善《四川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办法》,明确四川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主管部门、各政府机构及图书馆的职责,建立四川省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工作会议制度,利用国家图书馆“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等,可以在四川现有省——市(州)——县(市、区)三级公共图书馆及公立高校图书馆基础上,形成完善的四川政府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四川政府信息有效公开,推进四川政府与社会有效治理,促进四川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一、国外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制度现状
(一)美国
美国于1813年开始实施政府信息资源的“联邦寄存图书馆计划”。1813年,美国国会立法指定国会参众两院所有的会议记录、纪要都要交给选定的大学、州政府和历史协会的图书馆收藏。1850年国会通过了若干立法奠定了美国政府信息出版和寄存制度。1940-1970年代,寄存制度普及发展。目前美国已有寄存图书馆1239家,其中高校图书馆占50%、公共图书馆占20%、法律图书馆占11%、其它图书馆占19%。
(二)加拿大
加拿大于1927年实施政府信息资源的“寄存服务项目”。该寄存服务项目主要面向加拿大高校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法律及公共图书馆以及联邦国会图书馆和相关部门图书馆发行加拿大政府信息出版物。该寄存服务项目是连接加拿大联邦政府与加拿大公民、其他政府机构、高校和商业机构的一条重要纽带,其实施目的就是确保公民有平等的机会来获取联邦政府信息。该寄存服务项目面向国内外800多家寄存图书馆提供加拿大政府出版物,而相关寄存图书馆主要就是面向公众提供加拿大政府信息出版物的检索服务。
(三)欧盟
欧盟由欧洲委员会实施寄存图书馆制度,向各寄存图书馆免费提供信息和文献资料。各寄存图书馆也主动收藏欧盟发行的相关信息资料,并使公众能够获取其收藏的相关资料。
(四)联合国
联合国从1946年开始实施寄存图书馆制度。目前在全世界146个国家共有405个联合国寄存图书馆,读者均可以在任何一家寄存图书馆免费查阅相关的寄存资料。
二、我国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制度现状
2008年5月1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条例的实施,为我国建立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制度奠定了法律基础,推动了我国中央及地方政府建立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制度。
(一)建设“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
2008年5月,我国国家图书馆立项建设“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国图分站、31个省(市、区)分站、以及成都、南京、大连等17个市分站的建设。平台收录了中央政府机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部分市级政府网站上“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中的信息,收录了国务院公报、国务院组成部委公报、部分省市人民政府公报。该平台的目标是联合全国省、市、区、县各级公共图书馆完成政府信息的整合与服务,由国家图书馆整合中央级的政府信息,省、市、区、县图书馆整合本行政区的政府信息,通过合作共建实现对各级政府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开发、利用并服务于公众。
(二)福建省建立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制度
福建省政府于2008年出台“关于认真做好省直单位主动公开政府信息送交工作的通知”( 闽政办 2008[142]号) , “关于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报送工作的通知”( 闽政办 2008[207] 号)等文件,基本建立了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制度。福建省图书馆规定读者不需要任何证件就可直接阅览政府信息公开文件。通过查阅政府信息公开文件,公众普遍感觉到政府离老百姓更近了。
(三)广州市建立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制度
为满足广州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资讯厅多种服务功能,广州市人民政府政务管理办公室、广州大学图书馆、广州市档案局三方达成合作共识,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长期合作”为原则,合理配置资讯厅资源:市政务办主要配备了相应硬件设施;市档案局提供了1996 年以来本市已公开的现行文件、政府审批文件及各区(县级市)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出版的编研材料等;广州大学图书馆派专员进驻资讯厅,配备有关文献资源,为公众、企业、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三、建立四川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制度的建议
(一)完善《四川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办法》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向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据此,建议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的基础上补发文件,明确规定:四川省各级政府,应在各级公共图书馆或部分公立高校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四川省各级各类行政机关应及时向公共图书馆或部分公立高校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以满足公众对政府信息的各种查询需求。
(二)制定四川政府公开信息送交寄存图书馆的相关文件
建议制定四川省各级政府主动公开政府信息送交寄存图书馆的具体要求及督促办法等文件,明确四川省各级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主管部门及有关政府机构、图书馆的具体职责,落实政府信息寄存的内容、形式、方法、时间、手续、管理与服务、监督和保障措施等,形成良好的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机制,确保四川省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工作的开展。
(三)建立四川省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工作会议制度
四川省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工作涉及政府各部门政府信息的公开与呈交、图书馆对政府各部门呈交的公开信息的组织、管理及服务等等,因此,建议建立跨部门的四川省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工作会议制度,以便组织、协调、推进、指导、监督四川省级及全省各级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工作。建议该会议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牵头,省宣传部、省监察厅、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省保密局、省文化厅、省教育厅、省档案馆、省图书馆等多部门共同参加。
(四)充分利用国家图书馆“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形成纸质与网络电子政府信息相结合的政府信息寄存形式
建议将国家图书馆“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作为四川各级各类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资源网络服务的统一平台。当前,四川省各级政府需首先确立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承担单位,然后督促各行政机构呈交电子政府信息,由寄存图书馆承担单位利用“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建立服务系统,实现对政府信息的寄存与服务。
为了满足非上网人群对政府信息的需求,建议四川各级政府将纸质政府文件及出版物亦呈交寄存图书馆,由图书馆专设场所提供借阅等服务。
(五)在公共图书馆及公立高校图书馆中择优选择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形成完善的四川政府信息服务体系
建议四川省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由省、市(州)、县(区)三级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及部分专业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构成。四川省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可由省、市(州)、县(市、区)公共图书馆及公立高校图书馆承担。四川省行业(专业)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最好由具有学科专业优势的公立高校图书馆中承担。承担行业(专业)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的高校图书馆应系统收集该行业(专业)的政府信息,面向社会开放、提供免费服务。
建议政府采取招投标的方式选择四川各级各类政府信息寄存图书馆,在四川现有省——市(州)——县(市、区)三级公共图书馆及公立高校图书馆基础上,形成完善的四川政府信息服务体系。
成果来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府信息资源的图书馆开发利用模式研究》(项目编号:08XTQ008)的成果。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办于2005年设立了《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每年从已结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中遴选10种左右,到2009年共出版了四批37种,受到学术界好评。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办将《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进一步拓展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由全国社科规划办统一组织出版并公开表彰。入选成果坚持正确导向,符合学术规范,学风严谨、文风朴实,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前沿性,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意义重大。
为深入了解《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成果在人文社科研究中的学术影响力,建立健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学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改进《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评审组织和宣传出版工作,南京大学苏新宁教授带领的团队已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成果中可查的196项成果的被引情况、知晓度、同行评价情况、获奖情况、成果外译情况、所在单位的重视程度等进行了分析。
本项研究是在南京大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苏新宁教授的直接指导下,由西华大学图书馆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学术成果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组织团队,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文图书引文数据库建设及其学术影响力分析研究”(13XTQ13)项目以及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学术影响力分析研究”(SC12B028)项目支持下,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西部成果(以下简称《西部成果》)在人文社科研究中的学术影响力作进一步分析,所选用的方法、指标及数据来源与南京大学一致。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进一步分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西部成果)的学术影响力,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在全国的实施情况,为进一步改进《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组织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中心学人
中心研究人员郑邦坤

1970年10月生,硕士生导师,研究馆员,现任西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主要从事信息分析与预测、对策及建议、信息资源管理等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CSSCI检索12篇、CSCD检索1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承担省部级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多项;参与省部级项目研究多项。
中心研究人员乔强

乔强,男,工学博士,西华大学副研究馆员,主持完成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西部入选成果》影响力分析研究”,主持在研校人才引进项目“人脸识别与表情分析研究”,工业设计产业研究中心项目“工业设计研究文献信息库建设”,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面向西部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的研究”,省哲社规划项目“四川“7+3”产业信息协同保障与服务研究”,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YNHC-1型半喂式联合收割机产品设计合作协议”,完成EI论文三篇。
中心研究人员刘文君

刘文君,男,工学硕士,西华大学馆员,主持完成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中文图书引文索引数据库平台研究”,在研项目四川省学术成果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信息整合平台研究”,分别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微博社区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分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文图书引文数据库建设及其学术影响力分析研究”。
中心积极准备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16年度考核评估工作
4月18日,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做好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自评估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重点研究基地对2014-2016年度(截止2016年6月30日)的3个一级指标:投入指标、成果指标和发展指标,17个二级指标: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图书资料、标志性成果、代表性成果、科研项目、论文著作、科研奖励、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学科建设、团队结构、学术骨干、科研经费、平台建设和管理制度,29个三级指标:经费投入、办公面积、硬件设施、标志性成果、代表性成果、政府基金项目、横向合作项目、课题发布、出版著作、学术论文、获奖情况、成果转化、决策咨询、服务地方、研究生培养、学术研讨会、国际合作交流、学科建设、职称结构、学位结构、学术骨干、学术骨干增长、科研经费、基地网站、基地刊物、学校支持、工作简报、基地管理和工作规划进行认真总结,并于6月30日前上报自评估报告和相关数据材料。
接到通知后,中心积极动员,严格按照上述指标体系,进行分工准备。中心工作人员细致梳理了中心近三年的各项工作,认真思考了中心近三年的发展历程。2013年10月28日,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教育厅授予“四川学术成果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4-2016)。中心由西华大学图书馆、学科建设办及科研处共同建设。
中心重点建设四川省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库(含引文、全文及研究数据)以及对四川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进行分析研究与应用实践。中心获得国家社科基金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四川省社科规划10项、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项。项目总经费294万元。
中心举行学术委员会会议暨2016年度课题结题评审会
4月8日下午,中心在学科交流室4-8举行了学术委员会会议暨2016年度课题结题评审会。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心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评审会。会议由苏新宁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议程有两项:一是进行2016年度结题项目评审;二是中心主任吕先竞教授汇报中心2015年度工作暨2016年度工作计划。
随后,吕先竞主任向与会中心学术委员汇报了2015年度的主要工作及2016年度的工作计划。各位委员对中心2015年所做工作及取得的成绩高度评价,表示将继续不遗余力关心、支持中心的工作,希望中心再接再厉,2016年取得更大成就。
中心举办四川省图书馆学情报学科研工作研讨会
6月30日-7月1日,四川省图书馆学情报学科研工作研讨会在西华大学图书馆国际报告厅举行。此次会议由四川省图书馆学会、四川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学术成果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决定联合主办。会议特邀南京大学苏新宁教授、中国科学院初景利教授、四川社科规划办黄兵主任、北京福卡斯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雷新华总经理作专题辅导报告。
西华大学图书馆馆长吕先竞教授主持会议。他指出,此次会议体现出四川省图书馆界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并对全省的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
四川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四川省图书馆何光纶馆长致辞。他指出,应对数字阅读的挑战,图书馆学情报学在理论和实践都要更加努力,提高科研能力。
四川省高校图书馆副秘书长、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馆长李泰峰教授致辞。他指出,图书馆工作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例如目前的“智库”建设,便是将国家发展与图书馆需求密切联系起来。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之下,如何提高科研素养,提高科研能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性问题。
初景利教授进行《项目申请与论文写作投稿》的专题辅导讲座。从“为什么要申请项目,撰写论文”谈起,提出好项目和好论文形成的9个指标。随后,就项目申报和论文写作如何选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申请和论文的写作规范进行了辅导。
苏新宁教授进行《项目申报、项目结项、成果报奖申报书如何写》进行了专题辅导讲座。详细讲解了项目评审中专家关注的方面。苏新宁教授指出,项目选题、如何入题对于项目申报非常重要,并就如何写项目申报书、项目结项书、成果报奖材料、辅助决策文章等进行了逐一讲解。
随后,四川省社科规划办黄兵主任,就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申报、结题及四川社科优秀成果评奖进行了讲解及答疑;四川省图书馆学会秘书长王嘉陵研究馆员,就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图书馆学与文献学研究规划项目的申报与结题,进行了讲解及答疑;西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彭国莉教授,就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学术成果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项目的申报与结题进行了讲解及答疑。
此次会议为广泛、深入开展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工作,促进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图书情报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升了四川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水平,对四川各图书馆在申报各类科研项目、撰写发表学术论文、撰写研究报告、申报各类奖项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心召开校内立项项目负责人课题研讨交流会
四川学术成果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于2016年7月15日在图书馆召开中心校内立项项目负责人课题完成、进行、准备情况研讨交流会。
参会人员包括学校科技处副处长鲜乔蓥、学校研究生部副部长李玲、中心主任吕先竞、副主任彭国莉、2014年度——2016年度在中心立项的项目负责人、2014年度——2016年度通过中心年度课题在四川省社科联立项的规划项目负责人。
每位老师就主持课题准备8分钟左右的PPT进行现场介绍。课题已完成或拟完成负责人主要就项目完成情况进行介绍;课题正在进行的负责人主要就课题进展情况进行介绍;2016年立项的负责人主要就课题准备情况进行介绍。中心主任吕先竞教授就中心课题总体情况进行汇报,并就每一项课题的情况进行点评。
◆中心动态
中心2016年度课题立项名单
序号 | 项目编号 | 课题名称 | 课题负责人 | 负责人所在单位 | 资助金额[万] |
| SCAA16B03 | 中文图书书目数据网络采集方法研究—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为例 | 黄睿莹 | 西华大学 | 0.6 |
| SCAA16B10 | 基于规则拆分和关系模型的图书著者、机构、项目资助及获奖信息采集方法的研究 | 毕雪 | 西华大学 | 0.4 |
| SCAA16B11 | 中文图书书目数据库建设及影响力分析研究—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为例 | 潘幼乔 | 西华大学 | 0.4 |
| SCAA16B14 | 国内档案数字化现状及档案数字资源开放共享问题研究 | 王秀明 | 西华大学 | 0.4 |
| SCAA16B15 | 高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数据管理研究 | 周玲 | 西华大学 | 0.4 |
合计 | 2.2 |
|
|
序号 | 项目编号 | 课题名称 | 课题负责人 | 负责人所在单位 | 资助金额 |
|
| SCAA16A01 | 基于书目数据分析的信息资源建设策略研究—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为例 | 贾玲 | 四川省社科院 | 1 |
|
| SCAA16A02 | 四川省公共图书馆保存本书目数据库建设及计量分析研究 | 王纲 | 四川省图书馆 | 1 |
|
| SCAA16A03 | 四川地方志联合目录及计量分析 | 林英 | 四川省图书馆 | 1 |
|
| SCAA16B01 | 中国电子信息科学馆藏书目信息库建设研究 | 李泰峰 | 电子科技大学 | 0.5 |
|
| SCAA16B02 | 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高等教育类中文图书引文数据库建设 | 沙玉萍 | 四川师范大学 | 0.5 |
|
| SCAA16B04 | 航空航天中文图书引文数据库建设及其学术影响力分析研究 | 李威生 |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 0.5 |
|
| SCAA16B05 | 基于引文分析的党校党建学科学术影响力研究 | 唐璞妮 |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 0.5 |
|
| SCAA16B06 | 地学中文图书书目数据库建设及计量分析研究 | 尹云锋 | 成都理工大学 | 0.5 |
|
| SCAA16B07 | 民族传统体育学学术著作影响力研究 | 黄馨竹 | 成都体育学院 | 0.5 |
|
| SCAA16B08 | 心理学中文学术文献参考图书采集及分析应用研究 | 杨莉 | 成都医学院 | 0.5 |
|
| SCAA16B09 | 四川省交通运输类馆藏中文图书书目数据库建设及计量分析研究 | 王宗兴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0.6 |
|
| SCAA16B13 | 生物工程学科中文学术著作参考文献的采集及分析应用研究 | 刁羽 | 四川理工学院 | 0.4 |
|
| SCAA16B17 | 贯彻《高校图书馆规程》(2016)与推进高校数据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 | 阮莉萍 | 西南科技大学 | 0.4 |
|
| SCAA16B12 | 基于建筑学的中文学术著作参考文献采集及分析应用研究 | 胡秀梅 | 西南交通大学 | 0.4 |
|
| SCAA16B16 | 工商管理类四川学术著作馆藏统计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 何林 | 四川工商学院 | 0.4 |
|
合计 | 8.7 |
|